灵活用工的六种模式与降本增效

受疫情影响,一季度中国的餐饮、旅游等行业步入至暗时刻。

同时在朋友圈多条财经消息却引起了不少人的振奋和刷屏:

2月3日,盒马宣布将接受知名餐饮企业云海肴、青年餐厅的员工入驻盒马工作,共计近500人,盒马将支付相应的劳务报酬。

消息一出,舆论反应一片叫好,“共享员工”一时间被称为神操作。

大家普遍认为该举措既解决了中小餐饮企业停业期间的用人成本问题,也为盒马快速解决了用工荒的难题。

于是乎,“共享员工”计划遍地开花,继盒马之后,沃尔玛、苏宁、京东7FRESH等大型企业、各行各业都发出了类似号召。

事实上,“共享员工”的本质是企业在不同行业之间短期调配劳动力,以应对各行业因淡旺季或特殊事件带来的劳动力需求差异。

从而使得社会资源配置效率提升、企业用人成本降低、员工收入提高,实现多方受益。实质即灵活用工。

在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早在2017年,灵活用工渗透率即已达32%和42%,而同期在中国,含劳务派遣的灵活用工渗透率仅为9%。

那么“共享员工”热潮是否为灵活用工行业的发展按下了“快进键”?

兴业证券发布研报称,企业雇佣理念转变,灵活用工迎来发展契机。从而给人力资源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

近年在互联网大环境的冲击下,灵活用工逐渐成为众多交通、餐饮、新零售等传统行业转型的新型用工模式,包括代驾、物流平台、外卖平台、直播平台等逐渐打破了过去人们依托组织、全职受雇组织的固有观念,灵活用工渐被广泛接受。

从就业群体来看,主要集中在以下三类领域:

一是以生活服务型岗位及劳动密集型岗位为主的蓝领群体

二是以科技发展所需要的中高端技术类岗位;

三是以专业性较强的辅助型职能岗位就业者。

1

灵活用工行业将迎来怎样的发展契机

阿里研究院预测,2036年之后,所有人告别8小时工作制,50%的劳动力通过自我就业的形式完成就业,公司变成平台化,只保留核心员工,其他非核心自雇的性质,来服务这个平台。

背后的另外一个推动力是什么?就是大量的AI、人工智能、机器人。富士康推行用机器人替代人工,大规模的替换造成这部分人会成为自由职业者。

同时还有一个驱动力是什么?个体自发希望自己变成自由职业者,因为他追求时间自由,追求自己价值最大化,也是本身驱动因素。不管政府、企业、个人层面都有这样一种趋势来驱动行业快速地发展。

2

什么叫灵活用工

从广义上来讲,只要非全职的劳动关系,统称为灵活用工,比如劳务派遣,非全日制用工,小时工、临时工等。狭义上来讲,就是自由职业者,如美团外卖小哥、主播等。

3

灵活用工有六种模式

1、劳务派遣,公司主营项目的生产运营,委托第三方开展。

2、非全日制,为了保障派驻员工的生活,公司专门设立饭堂制作工作餐。但因派驻员工只有20余名,两名饭堂工作人员,每日工作半天就可以完成所需三餐的制作。在这样的情形下,公司就可以采用非全日制的用工方式聘用饭堂工作人员。

3、实习生。

4、兼职。

5、返聘退休人员。

6、业务外包,比如说将办公区域、物业项目的安保、保洁及非生产设施的维护等部分业务外包给专业的物业公司,可以较好地规避原有保安、清洁工和物业水电工等岗位劳动关系管理的风险。

对于企业,灵活用工的优势主要体现在:

1、五灵活用工模式是最直接的一种降低成本的用工方式。

2、灵活用工能有效满足业务季节性波动需求。

3、灵活用工有助于降低企业的用工风险及劳务纠 纷。

4、灵活用工往往能保持企业管理的弹性。

阿里预测会有4亿人进入灵活用工,这是10万亿级别的市场。中国10万亿的市场很少,一是房地产,二是金融业,三是灵活用工。可以看到,灵活用工行业未来的发展潜力非常大。

未来会变成什么样的形式?工作网络化:劳动者告别8小时工作制全日制雇佣关系,“互联网+”平台的出现加速了工作网络化,此外还要就业灵活化、公司平台化。

4

企业利用灵活用工应对疫情的短期举措

本次疫情给我国大部分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短期来看,现金流控制及市场保留是企业生存关键,灵活用工成为当前大部分企业的不二选择,可重点关注三方面举措进行降本增效:

1、迅速调整组织架构及业务结构,合理调配员工

本次疫情的爆发时点适逢中国传统节日,人员分散各地,且员工所处的健康程度、网络条件不一等,企业可针对主营业务采取如下举措:

首先,建议由企业内部HR牵头,构建疫情灵活用工专项小组,就企业主营业务单元,确认周边可到岗人员,及时跟进并维持企业的基本运作;

第二,优化现有人才结构,梳理角色的重要性,既要关注长短期投资回报率(ROI),也要关注职能之间协同性,梳理可转灵活化用工的工作岗位或角色;

最后,疫情后期,尝试构建灵活化的共生组织,重新定义人才投入的产出比,引入竞争淘汰机制。另一方面,针对非核心业务,遵循边际决策原则,筹划剥离或转变经营模式,合理调整用工形式。

2. 匹配用人“波峰波谷”,进行产业链上下游的劳动力置换

在疫情期间,甚至疫情过后,不同的行业可能产生差异化用人的“波峰波谷”。因此基于用人需求的波动,企业需要有效解决突发性人员补充、临时性人员调遣的问题。

灵活用工的模式以实现普工随叫随到、即时用工为导向进行人力资源政策调整。例如,目前餐饮行业在疫情期间处于寒冬期,但疫情后可能产生报复性的消费潮,导致餐饮行业现在处于用人“波谷”,未来可能处在用人“波峰”。而商超行业可能恰好相反,现阶段是“用人荒”,疫情后可能逐步趋于平稳,因此为应对用人周期的波动性,企业可以摸索产业链相关上下游寻求劳动力置换的可能性。

同时,为降低劳动力置换的风险,企业可以寻求专业财税、法律机构及第三方人力资源机构的协助,保障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切实利益。

3. 关注国家各项员工福利政策,和谐劳资,共渡难关

面临疫情危机,保障企业生存也是社会责任的重要体现,各地政府也在筹划或出台相关的企业补贴或者其他方案。

对于人力资源相关从业者,需要敏感获取利好政策,持续关注并寻求落实。例如,实行小微企业税收减免和延期缴纳,减轻企业社保费用,加大财政支持力度等;另外,对于处在生存线上的企业,需提前与员工进行有效沟通,同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针对核心高层管理者放开部分股权,以股代酬,共渡难关。

5

灵活用工行业走向何方

疫情事件,会推动灵活用工行业迎来新的增长拐点吗?
当然会。据数据显示,2020年春节期间,平台报名人数较去年同期增长262%,新增注册用户数量较去年同期增长221%。
无论是企业主对于用人模式的态度转变,还是从业者对于灵活用工的意识提升,对于灵活用工行业的发展都有正面的推动意义。
纵观行业全局,标准化程度高、劳动密集型的岗位仍然是我国灵活用工行业的主流。
但是随着年轻群体的从业意识转变,第三方平台的服务体系完善,技术型岗位或将成为灵活用工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从政策层面来说,2019年11月4日浙江人社厅就发布了《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优化新业态劳动用工服务的指导意见》,明确规定新业态企业的临时性、辅助性、替代性岗位,可以采用劳务派遣等用工方式。新业态企业根据实际情况依法使用非全日制用工的,可以与从业人员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或者订立口头协议。新业态从业人员在不影响本企业工作任务完成且原单位未限制的情况下,可以与其他单位建立劳动关系。新业态企业通过劳务外包、加盟协作和其他合作关系等形式,与新业态从业人员签订民事协议的,应当合理确定企业、从业人员、合作单位的权利和义务。
2020年2月7日人社部等四部委联合发布意见指出,鼓励企业灵活安排工作时间,鼓励符合规定的复工企业实施灵活用工措施。这也是“灵活用工”一词首次写入人社部的文件中,此前更多地是被各级政府所使用,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国家对灵活用工模式的认可,在国家政策角度推动企业雇佣理念转变。
2020年4月2日深圳人社局发布《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开展企业用工余缺调剂工作的通知》支持企业灵活调剂配置员工,缺工企业与劳动力闲置企业可通过签订民事协议,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关系。
灵活用工行业的未来,由政府政策规范、企业合规操作、从业者意识和技能的提升、第三方平台保障这四重因素共同推动。

纳米科技谷仓灵活用工平台由于改变了传统的用工模式,主要服务于直播、社交电商、生活服务业(骑手配送)、保险经纪公司、物流运输、医疗医药平台、在线教育、影视公司、医美等行业。利用互联网科技的力量,与各级政府进行合作,采用“众包用工”创新节税模式,深入分析企业财税问题并提出优化方案,制定出企业和个人值得信赖的财税问题解决方案,达到充分行使纳税人权利、降低企业税负的目的。

让企业合法的得到服务类进项发票,解决个人无法给企业开具进项发票的问题,和企业成本发票等问题,并且满足符合代征代缴资质,解决平台代扣代缴个税的问题。

未来,灵活用工众包平台将积极推动全国各地区的灵活用工发展,让企业用工更加灵活高效。同时给为企业做好税务筹划工作,帮助平台经济合规化,降低纳税成本,让平台经济焕发新的活力。

 

灵活用工模式绝不只是当前的一种应急措施,也是未来的一种重要趋势。面对日趋激烈变化的商业环境,未来的工作模式也正随之发生变化,经济危机的当下,更加灵活的企业将更容易适应改变,有更强的竞争力!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优用工

灵活用工的相关社保问题汇总

2019-11-10 8:57:47

优用工

灵活用工成为用人单位很理想的用人方式

2020-1-2 21:49:17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